本文转自:梧州日报
宠物礼让路人也应当精细化
梁远成
近日,《梧州日报》以《养宠需求趋向精细化》一文,聚焦养宠物。但笔者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环节,就是宠物礼让路人也应当精细化。
养宠从来不是封闭的“私事”——带宠物走出家门时,就意味着要进入公共空间、与路人相遇,如何通过“精细化”的举动避免惊吓他人、减少不适,这份对路人的“礼让精细”,恰恰是当前“精细化养宠”中容易被忽略的重要部分。
宠物对路人的“精细化礼让”,该体现在宠物主人提前预判的主动行动中。不是等路人靠近才慌忙拽住宠物,而是远远望见行人,就提前调整状态:看到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走,立刻将宠物牵到人行道最内侧,用身体挡住宠物的活动范围,避免它摇着尾巴凑上前让老人紧张;碰到孩子蹦蹦跳跳跑过来,轻轻按住宠物的肩背,防止它因好奇追扑;遇到推婴儿车的家长,干脆停下脚步侧身站立,等婴儿车完全通过再继续前行。这样,比反复说“它不咬人”更能让路人安心,这就是“精细化”最直观的体现。
宠物主人应当细致入微。不同场景有不同的“礼让需求”,根据路人状态灵活调整,才是“精细化礼让”的核心——毕竟,对怕宠物的人来说,再温顺的宠物突然靠近,都是一种压力;对行动不便的人而言,宠物的意外出现,可能带来安全隐患。
说到底,“精细化养宠”不该只围着宠物转。当养宠人愿意花时间为宠物搭配营养膳食、挑选精致玩具,也该拿出同等的细致顾及路人的感受。毕竟,只有当“养宠”不再让路人犯怵,当“礼让”成为养宠人的习惯,宠物经济的精细化才算真正完整,养宠这件事,也才能得到更多人的理解与接纳,让公共空间里的人与宠物相处更和谐。
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